摘要
目的探讨36岁以上高龄、卵巢低反应(POR)不育患者最适宜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3645岁POR患者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结局,根据患者前后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促排卵方案34个周期和灵活微刺激方案34个周期。比较前后两种不同方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助孕结局。结果 (1)微刺激周期、常规促排卵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MⅡ数、优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微刺激周期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高于常规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则少于常规促排卵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促排卵周期的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量大于微刺激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微刺激周期的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数、冻存胚胎数、MⅡ率及正常受精率均高于常规促排卵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POR妇女,微刺激方案与常规促排卵方案相比,可以获得较多的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数和冻存胚胎数,MⅡ率和正常受精率也有提高,且微刺激方式更加温和,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减少了Gn的用量和医疗费用,提示对于高龄POR不育症患者可能更宜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
-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