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新发侧凸畸形(emerging scoliosis,ES)的临床特征以及处理策略。方法:2008年1月2017年1月,168例单发半椎体畸形的患者在我科接受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2例发生ES。ES诊断标准:(1)新发弯Cobb角较术前同节段Cobb角进展≥20°;(2)同时新发弯主弯顶椎距离融合节段端椎的节段≥2(近端融合椎以上或远端融合椎以下);(3)排除半椎体切除不完全、融合内固定失败等因素。男4例,女8例;年龄11.8±3.2岁(515岁,其中10岁以下2例,1015岁10例),融合节段数为2.7±1.0节(25节),随访34.0±10.0个月(1850个月)。收集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等影像资料,对比分析患者主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新发侧凸Cobb角、节段后凸角度、术后融合交界区后凸角度等指标。结果:12例ES患者术前半椎体所在节段为胸腰段8例,胸段4例。经初次手术,患者半椎体节段侧凸Cobb角由术前36.1°±14.4°(21.8°69.0°)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的8.9°±8.5°(0°19.5°)(P=0.000),平均矫正率为75.3%;节段后凸角从术前25.9°±12.8°(15.5°40.2°)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9.5°±4.3°(4.0°14.7°)(P=0.014)。术后ES出现时间:术后3个月5例,6个月7例。7例患者术后ES的节段与术前代偿弯节段一致。5例患者接受观察,其中1例ES进展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其他4例患者平均随访至术后25个月(1836个月),ES角度无明显进展(平均25°→32°);7例患者接受支具治疗,其中4例支具治疗效果满意,支具治疗后平均随访36个月(2442个月),ES角度有所改善(平均34°→23°)。4例患者在观察或支具治疗失败后(ES角度>45°且发展为结构弯),接受翻修手术治疗,翻修术后随访平均22.5个月(1236个月),ES角度由平均52°(45°64.2°)矫正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3°(0°25°),且均未出现其他继发畸形。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ES的发生率约为7%,胸腰段半椎体(T11L1)及初次手术患者年龄偏大(青春期)为其可能风险因素,其发生和进展较为迅速(36个月内),针对该并发症的治疗策略应采用"观察—支具—手术"的阶梯性治疗策略。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