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拟态(VM)在翼状胬肉进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探讨VM与翼状胬肉进展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的翼状胬肉标本,进行胬肉分期(静止期/进展期)、分型(初发型/复发型)及临床特征指标采集。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检测不同类型翼状胬肉中VM的形成差异。以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为研究对象,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及VEGF的表达,分析VM与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临床病理特征及MMP-2、MMP-9、VEGF的相关性。结果 静止期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15.38%,进展期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68.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初发型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40.80%,复发型翼状胬肉VM阳性率为81.48%,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VM与进展期及复发型翼状胬肉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VM阳性的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组织,其血管分级、上皮细胞层数、杯状细胞数、成纤维细胞数、血管数、炎症细胞数、纤维化程度、MMP-2、MMP-9及VEG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VM阴性者,而变性程度低于VM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初发型进展期翼状胬肉VM与翼状胬肉血管分级、上皮细胞层数、杯状细胞数、成纤维细胞数、血管数、炎症细胞数、纤维化程度、MMP-2、MMP-9及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与胬肉变性程度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翼状胬肉组织中存在VM结构,可作为其血供途径之一,VM可促进翼状胬肉的进展,MMP-2、MMP-9及VEGF可能是翼状胬肉VM形成的分子机制。
-
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