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75岁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随访5年。通过比较非他汀类药物组和他汀类药物组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穿刺活检率、前列腺癌发生率、Gleason评分和5年生存率,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1 391例老年男性符合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其中,非他汀类药物组717例,平均年龄为(60.1±4.1)岁;他汀类药物组674例,平均年龄为(60.4±4.2)岁。2组的年龄、合并疾病、前列腺癌家族史和基线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他汀类药物组有15例(2.1%)失访,他汀类药物组有13例(1.9%)失访。5年随访期间,非他汀类药物组和他汀类药物组血清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穿刺率和前列腺癌发生率均逐渐升高,且非他汀类药物组总的升高趋势较他汀类药物组更明显(P<0.05)。他汀类药物组中,不同药物亚组之间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他汀类药物组中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比例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P<0.001),患者年龄高于非他汀类药物组(P<0.001),高组织学分级(Gleason评分≥7)前列腺癌的比例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P<0.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长期用药的效果更为显著。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