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武汉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后1年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 BREF)对武汉市ART队列中治疗满1年的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病人1年期生存质量在环境领域、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在生理领域、独立性领域低于中国常模(P<0.001),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总体生存质量得分与中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机构为远城区定点医院的HIV/AIDS病人心理领域(β′=-0.161)、独立性领域(β′=-0.127)、社会关系领域(β′=-0.141)、环境领域(β′=-0.122)以及生存质量总分(β′=-0.113)得分低于中心城区定点医院;无职业和低收入的HIV/AIDS病人较有职业和高收入者在心理领域(β′=0.158)、独立性领域(β′=-0.163)、环境领域(β′=0.135)得分低;近1周内曾漏服或错服药物的HIV/AIDS病人在心理领域(β′=-0.113)、独立性领域(β′=-0.196)、环境领域(β′=-0.121)以及总体生存质量(β′=-0.155)得分低于未漏服者。结论 HIV/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后生存质量部分领域高于中国常模,抗病毒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应该在治疗初期重点关注无职业、低收入以及远城区病人的生存质量,加强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教育。

  • 单位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