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过几千年多元交融、伦理教化、制度实践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体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特征。"大一统"的法权内涵是完整统一,政体内涵是中央集权,治理内涵是礼法合治,道义内涵是文化本位。"大一统"的基本制度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史官制度等。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发展,深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夷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是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好方针。过去几千年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是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和以辽、金、元、清等政权为代表的内亚"边疆"帝国体制反复撞击与整合的过程。如果没有满族、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对创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贡献,就不会有今天版图规模的现代中国。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需要维系国家统一或政治的"大一统",也需要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中华民族是在多元一体的结构基础上建构民族"大一统"的,这种民族的"大一统"以承认并尊重民族差异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