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选穴规律。方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检索发表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针灸疗法治疗PU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录入针灸处方腧穴,统计分析所用腧穴的频次、归经、特定穴及分布情况,并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探讨所用腧穴之间的关联规律,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所用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61篇文献,涉及腧穴47个,总应用频次为337次,其中频次最高的腧穴为中脘(55次),其次为足三里(49次)、脾俞(36次)等。47个腧穴共涉及经脉13条,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任脉,共95次,其次是足阳明胃经(93次)、足太阳膀胱经(82次)等。通过对47个腧穴的特定穴归属分析显示,共包含12种特定穴,其中以募穴应用频次最多,共97次,其次为背俞穴(82次)、八会穴(63次)等。47个腧穴在人体的胸腹部、四肢部、背腰部及头面部都分布,其中胸腹部应用频次最多,为129次,其次为四肢部(124次)、背腰部(83次)、头面部(1次)。对61篇针灸治疗PU文献应用频次≥5次的腧穴进行腧穴关联链接分析,其中中脘-足三里配穴应用最多。对61篇针灸治疗PU文献应用频次≥10的腧穴进行腧穴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最高的分别为足三里-中脘、足三里-脾俞-中脘、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对61篇针灸治疗PU文献应用频次≥10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显示可以分为5类,第1类为气海,第2类为天枢-关元,第3类为内关-公孙-梁丘,第4类为中脘,第5类为脾俞-胃俞-足三里。结论 针灸治疗PU的常用腧穴为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天枢等,主要选取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腧穴的配伍多选用合募配穴(足三里-中脘)、俞募配穴(胃俞-中脘),所用腧穴主要分布在胸腹部和四肢部,多为近部选穴和上下配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