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消费异化作为马克思异化批判理论的隐性向度,与劳动异化、交往异化共存于马克思人本主义框架之下,共同构成马克思异化批判理论的完整链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劳动异化、交往异化与消费异化往往是共生的,且三者都是资本入侵的产物,其产生机制具有一定同源性。人是马克思关注的永恒的主题,在阐释异化理论时马克思以人的“类本质”为逻辑前提,预设了一个未被异化的状态,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马克思从剖析异化表象入手,探寻异化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矛盾的秘密,并由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