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讨论血清叶酸水平与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9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住院符合标准的83例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血管危险因素、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住院期间合并症、住院期间抗栓药物治疗等。根据发病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1例,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组(32例,mRS评分≥3分),比较两组间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叶酸水平的差异。所有患者入院次日晨起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叶酸水平。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4.0(3.0,6.0)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3.0(2.0,4.0)分;Z=-2.951,P=0.003],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叶酸水平[11.3(9.9,16.7)μg/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5.6(11.5,22.8)μg/L;Z=2.732,P=0.00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升高是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5,95%CI:1.043~2.231,P=0.030),基线血清叶酸水平升高是功能性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OR=0.729,95%CI:0.554~0.960,P=0.024)。结论基线血清叶酸水平升高是功能性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北京市海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