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2015和2018年的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未婚子女及其特征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子女未婚会使得农村中老年人更多地转向高报酬的非农劳动,当家中有未婚子女,非农劳动参与率会提高3.9%。当家中有适龄、低收入的未婚儿子,父母的经济压力最大,劳动参与率最高。机制分析表明,子女的婚姻支付会通过高彩礼和高房价转嫁到父母身上从而增加农村中老年人的劳动供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经济转移并不是其中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