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于颈部中央区。该研究旨在探讨转移淋巴结数小于等于5枚的p N1a 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与131Ⅰ"清甲"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存在15枚淋巴结转移的p N1a 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经过131Ⅰ"清甲"治疗后中位随访26个月,将患者的临床转归根据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2015年发布的《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分为: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血清学反应欠佳(biochemical incomplete response,BIR)和影像学反应欠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计算不同淋巴结清扫数对应的累计ER率(以ERn表示,n为淋巴结清扫数,ERn为清扫数小于等于n枚淋巴结后达到ER的患者数占清扫数小于等于n枚淋巴结的总人数的百分比),分析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与ERn的关系。结果:随着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增多,ERn总体呈上升趋势,ER1、ER5、ER10和ER30分别为25.0%、66.7%、74.7%和79.1%,且n由1至10时ERn升高明显。n大于等于10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n小于1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vs 7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大于等于10枚(OR=2.720,95%CI:1.0527.033,P=0.039)、131Ⅰ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 Tg)水平(OR=0.955,95%CI:0.9260.984,P=0.003)是影响ER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随着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的增多,p N1a PTC患者131Ⅰ"清甲"治疗后更易达到ER;对于淋巴结转移数小于等于5枚的p N1a 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大于等于10枚有助于其131Ⅰ"清甲"治疗后达到ER。

  • 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