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对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患者体内血小板及微粒(MPs)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0-2019-05期间在我院治疗的NVAF患者(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47例作为NVAF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常规指标、磷脂酰丝氨酸(PS)阳性的血小板、MPs水平,并采用凝血实验和纤维蛋白生成实验分析血小板及MPs的促凝活性的变化。结果:NVAF组治疗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D-D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的PT、APTT延长,D-D聚体水平降低(P<0.05),NVAF组治疗后PT、APTT仍短于对照组,D-D聚体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前PS+血小板、总MPs及血小板释放的微粒(PMP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PS+血小板水平、总MPs水平及PMPs水平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小板及MPs促凝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的血小板及MPs促凝血时间明显延长,但仍短于对照组(P<0.05)。NVAF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小板及MPs促纤维蛋白生成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血小板及MPs促纤维蛋白生成能力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降低了NVAF患者体内血小板及MPs促凝活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