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地检索和分析,系统分析头低位卧床期间抗阻训练对下肢肌肉萎缩的改善效果的研究进展。方法在Web of Science、EBSCO、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英文文献,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搜索中文文献共870篇,另手动检索文献1篇,受试者共计290名。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后剔除文献852篇,共筛选出18篇文献纳入最终meta分析。结果以Ⅰ型纤维为主的肌肉在头低位卧床过程中萎缩程度较大,协同肌的萎缩虽具有相关性但也存在差异,激活程度较高肌肉萎缩程度较大,单关节肌肉比双关节肌肉萎缩程度大,抗阻训练显著改善伸膝肌群横截面积(P=0.006)、跖屈肌群横截面积(P=0.007)、屈膝肌群体积(P=0.001)、伸膝肌群体积(P<0.001)和跖屈肌群体积(P=0.006);未显著改善屈膝肌群横截面积(P=0.170)、背屈肌群横截面积(P=0.410)、背屈肌群体积(P=0.160)。结论卧床期间抗阻运动不能避免下肢肌肉的萎缩,但对部分下肢肌肉萎缩情况有显著改善。目前的训练应注意增加抗阻训练的重复次数,以改善Ⅰ型纤维为主的肌肉,另外还需要对协同肌中各部分肌肉进行孤立的抗阻训练以改善协同肌萎缩的差异。现有的训练方案仍缺乏腘绳肌和胫前肌针对性训练,还需要设计更丰富的抗阻训练动作。

  • 单位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上海体育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