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CT、MRI和DSA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活性及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2016年5月—2018年10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经TACE治疗,术后3~6月行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检查作为标准,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CT和MRI对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检出率、肿瘤包膜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的肝癌患者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检出率。结果显示,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经DSA发现病灶62个,其中44个为术后残余或复发,另外18个为术后无残余或复发。MRI检查的准确性93.6%,敏感性90.9%,特异性100%。CT检查准确性80.7%,敏感性72.7%,特异性100%。MRI检查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复发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结果表明,对原发性肝癌TACE患者,MRI检查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MRI为无创检查,可反复用于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活性及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