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母体乙肝感染模式及病毒载量与母婴乙肝阻断效果的关联性,为母婴乙肝阻断方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到本院待产的HBsAg阳性孕妇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模式,将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者(91例)按意愿分为两组,其中48例孕妇自愿采纳医生建议分别于孕28、32、36周接受重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注射进行早期干预的阻断模式(研究A组);另外43例为研究B组,正常妊娠不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其余77例感染模式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采用接种3×10μg乙肝疫苗(HepB)和2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阻断模式,运用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母体HBV DNA载量,分别于新生儿出生时、6月龄及12月龄时检测其HBsAg和HBV DNA载量,比较母体乙肝感染模式、病毒载量及阻断方法与新生儿乙肝阻断效果的关联性。结果:研究A组干预前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HBV DNA载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7.9%(47/48)与对照组的97.4%(7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研究A组(P<0.05),母婴阻断成功率为88.4%(38/43),与研究A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阻断失败新生儿其母体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阻断成功患儿(P<0.05)。孕妇乙肝感染模式与母婴乙肝阻断效果关系密切(r=0.702,P<0.05),未干预高病毒载量母体母婴阻断面临失败风险。母体病毒载量与阻断效果明显负相关(r=-0.635,P<0.05)。结论:孕晚期肌注重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够显著降低孕妇HBV病毒载量,孕妇注射HepB及新生儿接种3×10μg乙肝疫苗和2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新生儿阻断模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