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宗教性随葬文书的买地券,东汉时期的基本诉求是让亡魂在阴间有归依之所,为此而厌镇阴间冥神和其他亡魂,断绝死生交通。魏晋买地券仍强调冢宅归墓主所有,其他亡魂不得侵占。南朝买地券经过新天师道改造,道教色彩浓郁,写法有所改变,但基本诉求不变。隋唐券文开始描写墓地风水,宋代描写墓地地理形势、祈求风水荫佑的文字更多,买地券写法发生很大变化。写法变化的背后是丧葬观念的巨大转变。风水信仰的流行,助葬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风水师对丧葬仪式的合理化改造,是推动买地券内涵演变的主要动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