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阐明莠灭净在玉米生长周期内的残留特征,并全面评估其对我国居民的长期膳食风险,建立了莠灭净在玉米、玉米秆、鲜食玉米和鲜食玉米秆基质中的痕量分析方法。样本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2.0%~108.0%和1.3%~14.4%,定量限达0.001 mg/kg。在-20℃避光条件下,莠灭净在玉米、玉米秆、鲜食玉米和鲜食玉米秆基质中稳定储藏280 d,平均降解率为-1.3%~18.9%。莠灭净在玉米秸秆和鲜食玉米秸秆中的残留水平显著高于玉米和鲜食玉米(P<0.05),4种玉米产品中莠灭净的残留中值(STMRs)和残留最大值(HRs)分别为0.003~0.066 mg/kg和0.009~0.254 mg/kg。莠灭净在登记作物(玉米、甘蔗和菠萝)中的慢性膳食风险(ADI%)为0.09%~1.18%,其中城镇地区显著高于乡村地区,女性居民显著高于男性居民,2~6岁儿童群体的暴露风险最大(ADI%,0.83%~1.18%)。虽然莠灭净对我国膳食消费者风险可接受,但是考虑其在生态环境介质中的持久特征,需关注生物累积导致的风险放大,特别是儿童群体。同时,警惕玉米秸秆在饲用或农用时的高潜在暴露风险。
-
单位天津农学院;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