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袁媛; 张德庆; 李锐; 史冬涛; 李岭
来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 35(01): 45-48.
DOI: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8.01.009

摘要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使用玻璃酸钠、生理盐水及靛胭脂混合液行黏膜下注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胃、食管、结肠病变的233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173)和对照组(n=50),分别采用不同黏膜下注射液配伍:试验组为玻璃酸钠100 mg+生理盐水60 mL+0.2%靛胭脂4 mL,对照组为生理盐水70 mL+0.2%靛胭脂4 mL,于病灶范围标记点外用混合液进行黏膜下多点注射,直至病变有效抬举后行ESD。对比两组病灶部位及大小,操作时间,注射液用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ESD切除标本平均直径为(1.9±1.3)cm,略小于对照组的(2.0±1.8)c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病变标记至完成创面处理的平均时间为(59.5±26.7)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8.6±29.0)min(P<0.05)。试验组黏膜下注射液用量(55.5±31.8)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35.1)mL(P<0.05)。术后试验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1.16%(2/1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6/50,P<0.05);试验组未出现延迟性穿孔,而对照组有3例(6.00%),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生理盐水和靛胭脂配制的混合液予黏膜下注射后行ESD疗效佳,安全性高。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