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葛亮作品始于家族渊源和民国想象,"城市系列"书写喧嚷市声的纷繁驳杂;"民间系列"还原宏阔时代下微渺众生的求生万象。他擅长"造境",语言兼具现代汉语的流畅之美与古典语言的雅致之韵,在静穆纯净的江南文化空间里挖掘古都南京沧海桑田变迁中始终延承的"旁逸斜出"的精神气质和隐忍执着的精神底蕴,表现出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葛亮味"。他的"新古典主义"可以看成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大潮的回应,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回望古典文化和民族精神,不仅是文人对和谐静穆传统文化空间的一种怀念,也是民族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恰当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邦关系的文字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