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从蛋白质表达水平探讨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择符合纳排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证组、寒凝血瘀证组,另选择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每组8例。采用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对各组月经周期第2天的血浆样本进行分析,获取气滞血瘀证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后续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气滞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筛选出67个差异表达蛋白;寒凝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筛选出270个差异表达蛋白。经过交集映射获取气滞血瘀证差异表达蛋白47个,其中27个上调蛋白,20个下调蛋白。GO富集分析显示上调蛋白主要集中于免疫反应、代谢等过程;下调蛋白主要集中在代谢、缺氧反应等过程。蛋白结构域富集和聚类显示上调蛋白主要涉及肽聚糖结合、基质素等结构域;下调蛋白主要涉及金属肽酶家族、胰蛋白酶结构域。KEGG富集和聚类显示上调蛋白主要参与嘌呤代谢等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及拓扑参数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胶原酶(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乳转铁蛋白(LTF)、E3泛素蛋白连接酶RBX1(RBX1)为核心差异表达蛋白。结论:气滞血瘀证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缺氧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利用蛋白质组学寻找的5个核心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作为气滞血瘀证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揭示气滞血瘀证的部分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基础医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