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最小化镇静策略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最小化镇静策略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27日。2名研究者在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 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 共10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最小化镇静策略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RR=0.50, 95%CI(0.38, 0.66), P<0.000 01;RR=0.45, 95%CI(0.21, 0.95), P=0.04〕, 缩短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SMD=-4.35, 95%CI(-5.49, -3.21), P<0.000 01;SMD=-3.15, 95%CI(-4.91, -1.39), P=0.000 5〕, 减少危重症患者镇静剂人均用量〔右美托咪定人均用量SMD=-3.96, 95%CI(-4.80, -3.12), P<0.000 01;咪达唑仑人均用量SMD=-2.27, 95%CI(-2.58, -1.95), P<0.000 01〕。结论最小化镇静策略可以减少危重症患者谵妄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发生, 减少住院时间和用药剂量, 加快撤机, 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