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额颞叶起源癫痫临床下发作的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通过24小时视频脑电图监测存在临床下发作的癫痫患者,分析脑电图在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睡眠期/清醒期)、发作间期放电、发作累及导联数方面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 共纳入18例患者,捕捉到临床下发作280次(11/18)、临床发作34次(9/18),其中2例患者同时存在临床下发作及临床发作。额叶起源:临床下发作235次、临床发作15次;颞叶起源:临床下发作26次、临床发作19次;额颞叶起源:临床下发作19次、未捕捉到临床发作。临床下发作组中(11/18):睡眠期发作163次(58.2%)、清醒期发作117次(41.8%);临床发作组中(9/18):睡眠期发作16次(47.1%)、清醒期发作18次(52.9%)。在发作累及导联数中:<6个导联,临床下发作270次、未发现临床发作;≥6个导联,临床下发作10次、临床发作34次。在总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中:临床发作组为(27.43±17.73)s,中位数值30 s;临床下发作组为(20.10±15.68)s,中位数值13 s。Spearman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临床下发作组与睡眠期(P=0.000)呈正相关,与核磁共振成像正常呈负相关(P=0.004)。结论 额颞叶起源的癫痫在临床下发作中有发作持续时间短,累及导联数少,睡眠期更易发生,且核磁共振成像异常的更易出现临床下发作的特点。因此,加强对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重视睡眠期脑电图的判读,有助于发现患者的临床下发作,进一步完善癫痫患者的管理。
-
单位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