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蒲公英系菊科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多年生本草的干燥全草[1],别名蒲公草、金簪草、婆婆丁等[2],我国资源十分丰富,且对其研究已达数千年。蒲公英很多种属有医疗保健及食用价值,其最早载于《新修本草》[3],古书记载蒲公英为"解热凉血之要药""至贱而有大功"[4],《医林纂要》称之:"补脾和胃,泻火"[5],并且《本草经疏》《本草新编》《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有记载。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利尿活血等功效[6]。
-
单位石家庄市中医院; 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