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淀粉酶、乳酸水平与继发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颅脑损伤组、中度颅脑损伤组、重度颅脑损伤组;根据颅脑损伤部位分六个亚组:硬膜下出血组、硬膜外出血组、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组、脑室出血组、脑干损伤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分别于入院即刻、24 h、72 h、7 d、10 d完善血清淀粉酶、乳酸、心电图、hs-c Tn T、NT-pro BNP检查;于第1、3、7、10天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心电图、hs-c Tn T、NT-pro BNP、LVEF有无异常分为心脏损伤组(观察组)与心脏正常组(对照组),将心脏损伤组分为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各组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心脏损伤组的血清淀粉酶、乳酸水平高于心脏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心脏损伤组中,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 BNP最高,心肌损伤患者比心律失常患者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全患者LVEF比心肌损伤组、心律失常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患者hs-c Tn T最高,心功能不全患者比心律失常患者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异常最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损伤患者与心功能不全患者差别不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越重,淀粉酶、乳酸水平越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干损伤患者淀粉酶、乳酸水平最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淀粉酶、乳酸水平与继发心脏损伤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判断急性颅脑损伤后有无合并继发心脏损伤,以及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监测指标,为临床上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心脏继发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东莞市常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