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胎盘早剥型早产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探究胎盘早剥型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早产的1 827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胎盘早剥型早产144例,非胎盘早剥型早产1 683例。收集并比较胎盘早剥型早产及非胎盘早剥型早产孕妇的临床特征、母儿结局相关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型早产组与非胎盘早剥型早产组孕妇在分娩孕周、产次、疤痕子宫情况、羊水过多、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持续性腹痛、阴道出血情况、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型早产组与非胎盘早剥型早产组孕妇的母儿不良结局比较:母体相关不良妊娠结局中,2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生儿不良结局中,2组死胎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4例胎盘早剥型早产孕妇中有母儿不良结局者共128例(88.9%),无母儿不良结局者16例(11.1%)。无母儿不良结局者与有母儿不良结局者比较,2组的血性羊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型早产组中有母体不良结局者102人(70.8%),有围生儿不良结局者69人(47.9%)。其中无母体不良结局者与有母体不良结局者比较,2组子痫前期、持续性腹痛、血性羊水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围生儿不良结局者与有围生儿不良结局者比较,2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比例及胎心率异常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为胎盘早剥型早产组孕妇出现母体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2,95%CI:1.29~27.13),胎心率异常是胎盘早剥型早产组孕妇出现围生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5,95%CI:1.13~7.20)。结论 早期识别有胎盘早剥型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孕期监测,适时终止妊娠同时加强新生儿的复苏有望改善母儿结局。

  • 单位
    句容市妇幼保健院;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