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宗瑾; 谢清梅; 马西平; 李艳艳; 丁增丽; 李向东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14, 30(17): 2438-2441.
DOI:10.13329/j.cnki.zyyjk.2014.17.083

摘要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和酶链反应(RT-PCR)或实时荧光RT-PCR的方法,对送检的手足口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型)特异核酸检测。结果平顶山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为1 918例,2009—2012年优势病原为EV71,2013年优势病原为CoxA16;不同月份优势病原有所不同;市区和郊县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间病原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不同职业间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重症病例与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EV71比例与重症率呈正相关(r=0.806)。结论平顶山市要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蔓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