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新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周期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常规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新鲜胚胎移植并分娩的4 930例活产儿的病历资料,其中3 474例为单胎、1 456例为双卵双胎。根据活产儿是否为低出生体重,将3 474例单胎分为低出生体重单胎组(252例)和单胎对照组(3 222例);1 456例双卵双胎分为低出生体重双胎组(1 014例)和双胎对照组(442例),分析低出生体重组与对照组活产儿的临床特点,以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 474例单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7.25%(252/3 474);1 456例双卵双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69.64%(1 014/1 456)。(2)单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组母亲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20.9±2.8)与(21.3±2.7) kg/m2,t=2.162,P=0.031],但早产的发生率及移植囊胚期胚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7%(153/252)与5.7%(182/3 222),8.7%(22/252)与5.1%(163/3 222),χ2值分别为814.232和6.234,P值均<0.05]。(3)双卵双胎活产儿中,低出生体重组母亲年龄、父亲年龄、早产的发生率及扳机日雌二醇水平[M(P25~P75)]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31.0±3.7)与(30.5±3.9)岁,(33.7±5.0)与(32.7±4.5)岁,63.0%(631/1 014)与28.0%(123/442),11 362.3(7 549.2~16 716.1)与10 444.8(7 079.4~14 569.9) pmol/L,t、χ2或Z值分别为-2.498、-3.680、150.295及-2.570,P值均<0.05]。(4)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单胎活产儿中,早产、母亲体重指数<18.5 kg/m2、女性胎儿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OR值分别为28.45、1.59及1.45,95%CI分别为20.87~38.80、1.06~2.41及1.06~1.97,P值均<0.05);双卵双胎活产儿中,早产、扳机日雌二醇水平过高(>10 970 pmol/L)、双胎性别不同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OR值分别为4.51、1.35及1.45,95%CI分别为3.50~5.82、1.06~1.74及1.09~1.93,P值均<0.05)。结论 卵巢刺激后的高雌激素水平可能是新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周期分娩双卵双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增加的危险因素。
-
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明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