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08—2020年南通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报告案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南通市13年来AEFI监测系统运行质量以及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统计分析13年来南通市AEFI报告情况,比较分析不同群体AEFI报告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总结常见AEFI的发生规律。结果 2008—2020年共报告11 796例AEFI个案,平均报告发生率为59.93/10万,严重AEFI的报告发生率为2.79/10万,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10 213例,报告发生率为51.89/10万,异常反应1 519例,报告发生率为7.72/10万。13年间报告发生率呈“W型”波动,2013年起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AEFI报告数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3∶1;2岁以下儿童报告占比最高,7岁以上儿童中发生严重AEFI占比较高(χ2=23.84,P<0.01)。一年四季均有报告,AEFI合计在4—6月和7—9月占比较高,严重AEFI则在1—3月占比最高。报告的AEFI中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接种后1天以内(89.71%);从不良反应临床诊断分布来看,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占主要部分;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比最高,发生率为5.83/10万。从疫苗分布来看,报告率排在前10位的疫苗有7种属于非全国免疫规划疫苗,另外3种全国免疫规划疫苗是麻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结论 2008年以来南通市AEFI监测工作推进的较平稳,监测系统敏感性不断提高,且具备发现罕见严重AEFI的能力。但监测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达到预防接种及时安全预警的功效。
-
单位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