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电影文献中,“动”的属性或称“动性”是一个较常见的电影本体观念。早期中国影人认为电影的“动性”是其作为新兴艺术的根本价值所在,这是一种比较朴素的电影本体理论。通过梳理中国古典文论中关于“动”“静”的美学思想,结合早期中国电影文献有关“动性”的理论解析,可以阐明这一电影本体观念与中华礼乐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借助“动性”也可以追溯“影戏”说的文化渊源。从早期电影的独特“动性”,体会中国电影本体美学中的动静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