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肝紫癜的CT及MRI表现

作者:刘志健; 耿婷婷; 王明亮*; 罗荣奎; 董光; 耿海; 曾蒙苏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19, 34(08): 906-910.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9.08.015

摘要

目的:探讨局灶性肝紫癜(FPH)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肝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其中2例同时行MRI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CT及MR平扫以及强化特征等。结果:6例患者中,男3例,女3例,年龄(52.8±9.9)岁;5例为单发病灶,1例有2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右叶5个,肝左叶2个;边界模糊6个,边界清晰1个;平均直径(长径与短径之和的平均值)9.5~23.0mm,均值(15.5±5.3)mm。CT平扫:病灶均呈略低密度,平均CT值为(44.3±13.0)HU,邻近肝实质平均CT值为(57.3±7.3)HU,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病灶均呈渐进性强化,其中4个呈均匀轻度强化,2个呈离心性强化,1枚呈轻度环形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平均CT值分别为(58.0±9.7)和(80.4±15.9)HU,邻近肝实质分别为(75.9±9.4)和(102.3±10.4)HU,两期图像上病灶与邻近肝实质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病灶在MR平扫T2WI上呈稍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结论:局灶性肝紫癜的主要CT表现为肝内边界模糊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

  • 单位
    潍坊市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