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获得的上皮内瘤变标本的病理学进行观察,探讨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EMR/ESD的标本资料以及术前活检病理资料,分析术前活检病理与EMR/ESD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术前、术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66.7%(40/6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占30.0%(18/60),级别降低占3.3%(2/60),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符合率为75.0%(24/32),级别升高占18.8%(6/32),级别降低占6.3%(2/3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符合率为57.1%(16/28),级别升高占42.9%(12/28),级别降低占0(0/28)。结论结直肠黏膜活检与EMR/ESD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主要表现为术后级别升高,术前活检病理诊断不能完全代表结直肠黏膜病变的性质,处理不应局限于定期内镜随访或组织活检的病理信息,应结合内镜情况并积极行EMR/ESD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