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12只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杂种犬分成3组,每组4只,公母各半,其中:陆眠宁Ⅱ组以2 mg/kg肌肉注射,舒泰组以5 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组先以5 mg/kg静脉推注实施麻醉诱导,再以0.5 mg/kg·min静脉滴注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对3种药物麻醉效果进行评估,同时监护犬常规的生理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在麻醉诱导所需时间上,陆眠宁Ⅱ组>舒泰组>丙泊酚组;在麻醉维持时间上,丙泊酚组>陆眠宁Ⅱ组>舒泰组;在维持良好的镇痛、镇静、肌松效果上,陆眠宁Ⅱ组>舒泰组>丙泊酚组。与麻醉前相比,陆眠宁Ⅱ组犬的心率显著下降(P<0.05),舒泰组犬的心率显著升高(P<0.05);3组犬的体温、呼吸频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陆眠宁Ⅱ组犬的血氧饱和度在35 min以内、舒泰组犬在20 min以内极显著下降(P<0.01),丙泊酚组犬在诱导麻醉时下降显著(P<0.05)。研究表明,陆眠宁Ⅱ麻醉效果确实,但对犬心肺功能抑制作用较大,临床使用时应注意麻醉监测,并配合使用抗胆碱类的麻前药物进行保护;舒泰对犬的生理指标有轻微影响,相对安全,但麻醉维持时间短,可用于宠物临床短小外科手术的麻醉;丙泊酚用于维持麻醉时,其安全性高,但镇静效果要强于镇痛和肌松效果,且存在药物蓄积作用。

  • 单位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