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FGC E-Nose)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探讨苦杏仁不同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利用FGC E-Nose获取色谱数据,采用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区分苦杏仁及炮制品,并获得差异标志物。结果:苦杏仁及炮制品中共鉴定出37个挥发性成分。所建立的多种模式识别模型可准确区分苦杏仁及炮制品;ANN模型预测正确率为100%;并筛选出7个差异标志物。经炒制、蜜制和麸制后,苯甲醛含量升高,增加了芳樟醇和吡嗪类成分,去油制霜后大量挥发性成分消失,燀制的影响较小。结论:通过FGC E-Nose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明确了苦杏仁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为阐明苦杏仁炮制机理提供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