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圆锥绣球是重要的绣球属观赏植物,与大花绣球相比,其耐寒和耐旱性强,分布范围广。然而,由于其种子萌发困难,阻碍了绣球属植物杂交育种的研究进程。本试验以圆锥绣球种子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探索了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方法。首先通过果实及种子形态结构显微观察、生活力测定初步探讨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然后采用种子预处理、破除种皮和添加赤霉素等方法,对影响种子无菌萌发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圆锥绣球为蒴果,成熟后顶端孔裂,种子微小,长约2.0~3.1 mm,宽约0.2~0.6 mm,胚处于鱼雷形胚时期,存在形态后熟,难以用TTC染色法进行生活力测定;破除两端种皮后,种子发芽率由0提高到36%;将种子4 ℃冷藏35 d后,萌发率由36%提高到68%;离体条件下,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1 mg/L GA_(3)种子萌发率高达68%。因此,形态休眠和种皮限制是圆锥绣球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其中种皮限制为主要原因,种子在4 ℃冷藏35 d后须进行破除种皮处理,种子在培养基为1/2MS+1.0mg/LGA_(3)中萌发率最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