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呈现方式(即动态视频及静态动作图片)的同种类视频(如均为非目标导向)对慢性非流畅性失语症的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康复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患者30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5例,予以动态非目标导向手动作视频+动词复述;对照组15例,予以静态非目标导向手动作视频+动词复述。每天训练1次,每次30 min,每周训练6 d,共4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接受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后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的组内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WAB检查在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P流畅度=0. 125,P复述=0. 362,P听理解=0. 418,P命名=0. 719)。4周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言语流畅性、复述检查在各自组内分数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流畅度评分:治疗前2. 24±1. 266,治疗后5. 76±0. 861,P流畅度=0. 023,复述评分:治疗前56. 51±6. 612,治疗后81. 27±8. 992,P复述=0. 037;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流畅度评分:治疗前2. 41±1. 409,治疗后3. 33±0. 126,P流畅度=0. 012,复述评分:治疗前62. 79±5. 237,治疗后75. 11±9. 713,P复述=0. 035;),组间分析提示动态视频组的流畅性和复述测试增加更为显著(P流畅度=0. 045,P复述=0. 034)。听理解及命名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手动作视频观察疗法(动态非目标导向手动作视频+动词复述)可提高脑卒中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言语流畅度和复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