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政区地理和区域史的方法,以明清时期的长时段视角,探究“上下江”与清代江南分省的关系。出于漕运、江防、监察、学政需要,明代南直隶已大致以应天府为界,分成“上江”和“下江”两部分。清初江南省的巡抚、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学政辖区,以“上江”“下江”为基础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安徽、江苏省域。从康熙初期到乾隆前期,“上江”“下江”成为缓和江南分省之初矛盾情绪的观念工具,时人借以构建分省的合理性。到乾隆中后期,“上下江”渐被弃用,江苏、安徽最终完成分省。“上下江”贯穿江南分省始终,揭示了行政区划的诸多细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