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期,检测预后相关标志物,建立临床因素与生物标志物相结合的Nomogram预后模型。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7例DLBCL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CET1、LMO2、BCL-6、BCL-2和MYC蛋白表达,并分析这些蛋白对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于逐步筛选Nomogram模型中的预后因素,最终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Nomogram模型。结果:GCET1蛋白表达阳性多见于Ann Arbor分期I/II期患者(P=0.011)。LMO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较少出现B症状(P=0.042),且能获得更好的近期疗效(P=0.005)。LMO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总生存(OS)时间显著长于阴性患者(P=0.018),但LMO2蛋白表达与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无显著相关(P>0.05),而GCET1蛋白表达与OS、PFS时间均无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包括IPI评分、BCL-2蛋白、MYC蛋白、LMO2蛋白和利妥昔单抗5个预后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4年OS率的C指数为0.847,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与实际预后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结合临床因素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志物的Nomogram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为DLBCL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有效工具。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