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AL)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9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L,分为AL组(53例)和对照组(345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发生的危险因素,在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对预测模型的效能进行测评。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L组年龄>70岁、糖尿病、肿瘤直径>4 cm、双吻合器、TNMⅢ期、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C反应蛋白(CRP)>40 mg/L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白蛋白(Alb)>30 g/L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双吻合器、TNMⅢ期、术前新辅助放化疗、CRP>40 mg/L是A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Alb>30 g/L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上述5个变量为基础构建的模型,预测AL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847~0.941,P<0.001),灵敏度为79.25%,特异度为80.00%,约登指数为59.25%。结论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CRP升高、双吻合器、TNM分期Ⅲ期是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AL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Alb是其保护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模型可预测AL发生的风险。
-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