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心理压力异质性的潜在剖面分析

作者:李捷; 赵岩岩; 周强; 王冰飞; 赵燕; 陈海英*
来源:护理学报, 2021, 28(21): 12-17.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21.012

摘要

目的识别本科护生心理压力类型,并比较不同心理压力类型护生在人口学、应对方式和专业认同的特征差异。方法于2020年3—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2 999名河北省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心理压力类型可分为"就业压力突出型"(n=570)、"普遍低压力型"(n=1 163)、"普遍中压力型"(n=610)和"普遍高压力型"(n=65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心理压力类型的本科护生在年级、是否担任学生职务、父母亲朋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应对方式和专业认同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报考护理专业原因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遍低压力型"相比,"普遍高压力型"(OR=0.579,P<0.001)和"就业压力突出型"(OR=0.496,P<0.001)与专业认同得分呈负向关联。结论本科护生心理压力存在异质性,识别出4个心理压力类型。尤其关注"普遍高压力型"和"就业压力突出型"护生,为各心理压力类型的护生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策略,引导其正确应对,以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稳定护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