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第一批国采药品在中医医院的执行情况,并调查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推动国采政策完善和医院服务水平提升。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方式,探索构建国采药品在中医医院执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Excel 2013及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对收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清洗整理,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手段,对政策实施前后数据进行差异性、变化趋势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国采政策实施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种数占比、门诊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仿制药数量替代率、仿制药金额替代率和配送率共5个指标出现增长,共10个指标呈下降趋势。门诊药房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门诊药房满意总得分为(39.35±0.84)分,满意度为87.45%;不同患病类型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病患者的满意得分高于其他疾病类型,为(39.88±0.75)分。结论:国采政策在样本医院的执行情况良好,既推动了医院药品目录的优化,又展现出对药品费用的管理效果,但也存在药品使用监管力度不足、政策之间缺乏衔接机制和部分项目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建议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品种监管机制,以国采品种为中心,动态监测中标品种与可替代品种的使用情况,加强用药监测,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人员培训力度,提高门诊服务水平,推进药品可及。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政策衔接机制,分析研究政策之间的衔接与过渡,逐步解决因政策交互所产生的执行困难等问题。建议卫生部门加强对药品供应厂商的约束,医疗机构探索建立中西药结合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合力保障药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