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揭示气温和降水变化信号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响应特征,科学配置水资源,指导防汛抗旱工作,【方法】基于中部地区104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线性回归、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反距离权重插值(IDW)等方法对中部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结果表明:(1)1961—2020年中部地区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23℃/10 a,与全球气温变化一致。冬季增温幅度最大,为0.48℃/10 a。1991—2000年气温发生了从低温向高温的突变。年降水量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24 mm/10 a。秋季降水量增幅最大为1.74 mm/10 a,冬季增幅最小,为0.78 mm/10 a,春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0.58 mm/10 a。降水量年代际分布不均,1991—2000年、2011—2020年降水量高于多年平均降水量,且各年代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变。(2)在空间分布上,中部地区年均温总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增,山西省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增幅最小为湖南省。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且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趋势。年降水量增幅最大在江西、安徽等地,山西、河南等地降水量趋于减少。(3)由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年均温存在由32 a强周期和7 a、15 a的小尺度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32 a强周期和10 a、15 a的小尺度变化周期。【结论】总体来说,我国中部地区气候呈现出增温增湿态势。
-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