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模式在放射生物学线上教学活动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马桂芬; 曾昭冲; 杜世锁; 赵小梅; 白赟; 高献书; 陈宇翰; **华; 陈一兴; 潘向欧; 孙菁
来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2, 42(08): 561-566.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20525-00224

摘要

目的利用BOPPPS模式, 包括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utcome)、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test)、总结(summary), 探讨肿瘤放疗从业人员线上学习放射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选取细胞存活曲线、细胞周期和放射敏感性为例, 以多个大学附属医院放疗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所有学员采用分类随机分组的方式, 分为BOPPPS组和对照组。BOPPPS组是将课程设计为网上课堂, 分为课前准备、网络授课以及课后阶段3个环节。网络授课阶段包含视频观看、基础知识学习、文献探讨及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照组即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的一致性, 采用非参检验比较两组或者多组间成绩的差异。结果课前摸底测试为(58.56±0.99)分。课后BOPPPS组平均分为(85.48±0.85)分, 对照组为(77.79±1.10)分, 与对照组相比, BOPPPS组平均分升高7.69分(Z = 5.31, P < 0.001)。BOPPPS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答题时间分别为(296.62±15.40)和(386.41±21.27)s, BOPPPS组缩短了89.79 s(Z=3.34,P=0.001)。亚组分析发现, 学员不论是否学过放射生物学课程, BOPPPS组的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 且在未学过的学员中, 成绩提升幅度更大。从不同岗位情况分析, 发现BOPPPS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 特别是对于医师、副主任医师和技师成绩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3.53、2.32, P<0.05);不同学位之间成绩也有差异, 本科和博士学员的成绩有显著提高(Z=3.64、4.18, P< 0.001)。结论将BOPPPS教学模式灵活应用于放射生物学等枯燥的学科的线上教育中, 对于提高放疗科医技人员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