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椎弓根最狭部形态学观察

作者:袁峰; 李江山; 徐凯; 张志明; 杨惠林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02): 170-173.

摘要

目的:确定枢椎椎弓根的最狭窄部位并观察其内部结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32例经GE Light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的成人图像,扫描完成后行内插重建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ADW4.2软件上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在椎弓根狭部复合体内倾中轴线做内倾纵向切面,于纵向切面上确定椎弓根上倾中轴线,沿该上倾中轴线做上倾斜向切面,在该上倾斜面上的最狭窄部作垂直切面即椎弓根的最狭窄部位。结果:如果不考虑上关节突皮质骨,典型椎弓狭部的皮质骨轮廓形状近似钩状,钩身为椎弓狭部的内侧壁,钩尖为椎弓狭部的外侧壁部分,髓腔形状多呈竖置的椭圆形,内侧壁厚度(2.4±0.53)mm明显大于外侧皮质骨厚度(1.2±0.76)mm,椎弓狭部上方骨皮质厚度(2.7±0.76)mm明显小于下方部骨皮质厚度(3.2±0.92)mm,P<0.01。结论:椎弓狭部中段的外侧皮质骨厚度呈菲薄样,经椎弓根狭部复合体螺钉的方向以偏内偏上的安全系数高;对于国人来讲,枢椎的椎弓根内固定螺钉直径多以3~3.5mm较为合适。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