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门峡水库自1974年开始采用"蓄清排浑"运用,2003年又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非汛期运用水位不超过318 m、汛期入库流量大于1 500 m3/s时敞泄排沙的"318运用"方案。为了量化入库水沙条件和水库运用方式对水库冲淤及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采用1974—2018年实测水沙与库区断面形态数据,在分析水库冲淤及潼关高程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库区冲淤及潼关高程的平衡概化模式,建立考虑入库水沙和库水位变化的库区累计淤积量及潼关高程的滞后响应计算方法,并定量分析不同水沙条件和"318运用"对库区冲淤和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2003年后来水量增加对潼关高程降低起主导作用;来水量增加、来沙量减少及汛期敞泄临界流量降低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库区淤积量减少;"318运用"一方面降低了汛期临界敞泄流量,可使潼关高程平均下降约0.08 m,库区累计淤积量减淤约0.24亿m3,但另一方面抬升了非汛期平均库水位,可使潼关高程平均抬升约0.03 m,库区累计淤积量增加约0.24亿m3,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汛期敞泄临界流量降低产生的降低潼关高程和库区减淤的作用。

  • 单位
    清华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