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对比颅内动脉瘤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差异性双联抗血小板维持时间对迟发性脑缺血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颅内动脉瘤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203例患者,其中男性84例,女性119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2.18岁;病灶部位,大脑前动脉9例,颈内动脉163例,后循环23例,大脑中动脉8例;病灶直径2~20 mm,平均病灶直径13.21 mm;动脉瘤数量,单发72例,多发13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开展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将其按照双联抗血小板维持时间的差异分作短期组(治疗持续时间3个月)68例,中期组(治疗持续时间6个月)75例,长期组(治疗持续时间9个月)60例。分析3组各项手术情况(主要涵盖支架长度、Raymond分级、术中并发症),迟发性脑缺血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涵盖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组在支架长度、Raymond分级和术中并发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短期组中TIA 2例,脑梗死4例,迟发性脑缺血总发生率8.82%(6/68);中期组中TIA 3例,脑梗死2例,迟发性脑缺血总发生率6.67%(5/75);长期组中TIA 0例,脑梗死0例,迟发性脑缺血总发生率0.00%。长期组迟发性脑缺血总发生率低于短期组和中期组(均P <0.05)。3组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进行9个月以上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降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