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电阻-温度测温装置、磨损实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相变点温度、热处理工艺、磨损时间和施加载荷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磨损性能及其磨损失效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合金的成分可获得具有不同相变点温度的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在短时(1~4h)磨损过程中,由于合金的磨损失重主要由磨粒磨损所引起的微切削塑性变形所控制,此时有最大的回复变形总量的Ms=26℃合金具有最佳的磨损性能。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4~12h),合金的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向疲劳磨损转变,由于马氏体相的耐磨能优于β相,所以此时全部马氏体相组织的Ms=100℃合金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
-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泰州学院; 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