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乐在中国早期文化中既具本源性,又具统摄性。上古至殷末,巫乐一体,乐在礼先,礼统属于乐。西周时期,自周公"制礼作乐"之后,礼开始居于乐上,但乐正犹掌国学之政,总领《礼》《乐》《诗》《书》"四教",在学术文化上仍居于主导地位。春秋以降,乐学逐步从社会文化结构的中心走向边缘,其内容不断分化,功能减退,地位下坠。其艺术性、器物性、表演性、娱乐性的方面得到发展,而仪式性、制度性、观念性、价值性的方面则日见式微,因此在学术文化上,不得与"五经"之学比肩而立,或附经学之骥尾,或为礼学、诗学之附庸。今天提出"乐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专门之学来加以研究,对把握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还原中国传统学科的本来面目,探寻中国学术文化的源流本末,发掘古代家国天下治理的经验与智慧,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