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中后期,澳门初步完成由传统渔农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过渡转型,为近代中国开启了第一扇"开眼看世界"的窗口。通过汲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经验,构建相对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从"以治疗为主"到"以预防为主"的应对举措,澳门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粤港澳跨区域合作的传染病协同防控模式。同时,不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治理、环境整饬与产业调整的同向同行,希望将澳门打造为"游乐卫生无不臻善"的"休养憩居之所"。但由于澳葡当局人为地造成族群隔阂、华人生活条件恶劣以及对于畸形消费经济的过度依赖,令近现代澳门传染病治理的努力与成效大打折扣。这一时期的经验探索与应对机制,对于当前澳门乃至中国其他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建韧性城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