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末清初,衡阳书生王船山带着妻子,从零陵(今永州市零陵区)钧竹源,穿过洋泉(今常宁市洋泉镇)兴源的小祁源,来到洋泉西南村的西庄源。36岁的王船山,此时正处于学术研究的盛年。他在西庄源隐居三年教书授徒的同时,发奋著书立说,写下了《周易外传》《老子衍》《黄书》和众多诗篇。有人说王船山最早的知音是康熙年间的刘献庭。但遍览史籍,刘献庭不过在衡阳待了十多天,他也不过是赞美船山先生"其所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并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