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失代偿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水平及变化与预后关系

作者:黄樱硕; 王倩倩; 孙颖; 黄蔚; 王梦然; 白丽; ***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01): 4-8.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8.01.002

摘要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的水平及短期变化与老年急性失代偿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1年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心血管病房住院的138例急HFpEF患者(年龄≥65岁), 记录基本情况、合并疾病、用药情况, 检测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 检测并记录入院当日及住院7 d时的血浆NT-proBNP水平, 计算NT-proBNP 7 d变化值及变化率。随访1年, 根据1年内有无不良终点事件(心力衰竭死亡和再住院及全因死亡等)分为事件组(72例)与对照组(66例), 比较两组间入院时及入院7 d时NT-proBNP水平, NT-proBNP 7 d变化值及变化率的差异,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FpEF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水平及变化预测不良结局的效应和界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事件组患者血浆NT-proBNP(入院时)、血浆NT-proBNP(入院7 d)升高(P=0.000);两组的血浆NT-proBNP 7 d变化值及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和P=0.2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血浆NT-proBNP(入院时)、血浆NT-proBNP(入院7 d)、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是影响老年急性HFp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NT-proBNP(入院时和入院7 d)均可预测1年内所有不良预后终点、心力衰竭死亡及再住院的联合终点及全因死亡终点。结论在老年HFpEF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 d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不良预后相关, 而NT-proBNP的7 d变化值和变化率均不能预测该群体的不良结局。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全文